返回

怒晴湘西之青囊书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怒晴湘西之青囊书院(06-10)(第3/1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活命。

    这女子倒也好找,怒晴县少有外人,荣保咦晓的姨夫告诉他们,那白衣女子是游医,住在药婆阿凤家里,众人连忙赶去,这才有了方才这一遭。

    陈玉楼瞟了瞟阿凤婆,对红姑娘稍微摇了摇头,意思是鹦鹉前头休借问。

    红姑娘意识到自己失言,也不再问。

    陈玉楼看面前叁人哭的哭,丧的丧,便打起精神来,与众人讲些陈年往事,无非是说,有福之人到了鬼门关也能转回来。

    那阿凤婆心疼后辈,煮了饭菜给四人吃,又为四人处理身上的伤口。

    四人感激不尽,陈玉楼也连忙打听些青囊书院的缘故来历。

    原来青囊书院自古就有,人食五谷杂粮,生老病死,皆是自然。

    而医者,就是挡在病和死前面的护城河。

    古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恰恰印证了古人对治病救死的重视。

    青囊书院最早出于神农派,神农派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可是谁都说不准了。

    但是那个时候,所谓的门派,无非就是个松散的组织。

    各地的大夫郎中,上至位极人臣者,下至田间游医,无非是图个归属。

    但到了秦代,秦始皇极信长生不死,派出众多人寻找不死仙药。

    也就在秦朝,神农派开始有了规矩和建制,一些门人拿着朝廷的俸禄,专门炼丹制药,一时间鼎盛至极。

    但神农门人并不是都热衷于此,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邪门歪道,已经脱离了救死扶伤的医道,分裂就此开始。

    到了晋代,青囊书院自立门户,以治病救人医者仁心的华佗为代表,与炼仙丹求仙药的那一群人彻底撇清了关系。

    原本青囊书院也算是鼎盛,在各地皆有分舵,常日里无非讨论些疑难杂症,编书画谱,十足十的是个学派。

    随着中医的发展,青囊书院也研习得了一些不传之秘,靠着零星的供奉,养了一些专研医道的门人。

    

-->>(第3/1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