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市花缘梦(第一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都市花缘梦(211-225)(第34/5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陵墓神道。

    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

    下马坊、神烈山碑:下马坊,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

    神烈山碑,在下马坊东边36米处,是明嘉靖十年(1531)立,正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3字,原有碑亭,现已不存在,仅存四角石柱础。

    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

    再向东17米处有一块卧碑,为“禁约碑”,是明崇桢十四年(1641)立,碑文刻禁止损坏孝陵及谒陵的有关9条禁约。

    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大金门,在下马坊西北750余米处,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

    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

    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在大金门正北70米处,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1413)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

    原碑亭为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亭子的结构顶部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外观如一个城堡,故俗称“四方城”。

    神道石刻:四方城向西北行约100米过御河便进入神道。

    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形地势的完美结合。

    其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

    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

    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使其600年来没有下沉。

    

-->>(第34/5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