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就在昨日一般。
现实中的尚鸿也一直在寻找胡丽莹,可惜没有结果。
实际生活中,两人的年龄差距更大,胡丽莹也当然没有书中这么多经历,只是笔者托她承载着对女人的寄托与梦想。
陈雪晴更是悲情女子的代表,她的遭遇,是风尘女子的悲歌。
我为他哭了不止一回,没有想到一个威猛的北方汉子会被自己笔下的女子感动成这样,看来燕赵男儿的内心更有不为自己所知的侠骨柔情吧。
陈雪晴和胡丽莹本是时代女人的缩影,因为确有其人,我投入的情感最多,也最费情思笔墨,至今犹忆,每每对窗眺望,竟自伤感。
我在书中常自感慨,有时觉得自己说得太多了,可又不得不说。
说的太多了,损坏了小说原本的味道。
正如有人评价托尔斯泰,往往在书中成了评论家的托尔斯泰,而非小说家的托尔斯泰了,当然,鄙人实不敢与托翁相比。
不过看着案头打印装订起来的作品并加盖着藏书印,不亦快哉!如果在一个更开明,法律更人性化的国度,我真想出版它。
正如书友说的,不能见容于主流,也正因此用了不少隐语、暗示,包括自己写的所谓诗词。
提到诗词,由于作者的造诣浅薄,有些无法恰当表达,只好引用先贤诗句。
这里没有引用《楚辞》的章句,因为《楚辞》高远圣洁,不是我辈随意借用的。
我最用心的诗还是写给陈雪晴与胡丽莹的,虽然数量不多,但别有感悟。
这是我最爱的两个女人,视同生命,我爱她们的美貌与魅力,更爱她们的心灵和女性的善良。
有些正文无法表达的东西,可以借助诗文和章目去表达。
邱荷的相关章节是一蹴而就的,包括写给邱荷的几首诗,那些天感情饱满,文思泉涌,写就了《吟荷》等。
在唐荔香与徐静几个已婚女人的章节里,我只想突出一个为生活而
-->>(第4/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