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4人,掌国家之典籍图书。
着作郎1人,佐郎8人,掌国史、起居注。
着作郎又称为大着作,萧梁初年,周捨、裴子野,皆以他官兼领之。
又有撰史学士,兼管史书。
御史台萧梁初建,置御史大夫(十一班)。
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改称御史中丞,置1人,专掌督察百官违法行为。
自皇太子以下,凡在宫门行马违法者,御史中丞均可纠察并弹劾之。
尚书令、仆射、御史中丞,均给威仪10人,以示恩宠,以重其职,属官有治书侍御史2人,对第六品已下有弹劾权,分统侍御史。
侍御史九人,分居各曹,纠察不法。
殿中御史4人,负责禁宫之内的保卫工作。
又有符节令史员。
国学置祭酒1人,博士2人,助教10人,太学博士8人。
又有额外博士员。
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置五经博士各1人。
梁武帝欲招徕后进,选用俊才,规定不限贵贱,寒门子弟可引进五馆,不拘人数。
大同七年(公元541年),国子祭酒到溉等又上表建议立正言博士1人,位同国子博士,并置助教2人。
宋、齐中枢,不设「卿」号。
《隋书·百官志上》载:「梁初犹依宋、齐,皆无卿名。
」天监七年(公元508年),梁武帝模仿古制,设春、夏、秋、冬之卿。
以太常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太司农为司农卿。
这三卿称为春卿。
又加设太府卿,以少府为少府卿,加置太仆卿,这三卿称为夏卿。
以卫尉为卫府卿,廷尉为廷尉卿,将作大匠为大匠卿。
这三卿称为秋卿。
以光禄勋为光禄卿,大鸿胪为鸿胪卿,都水使者为太舟卿。
这三卿称为冬卿。
-->>(第11/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