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恨情迷——狗尾续貂作(13)死斗(第7/10页)
在密宗是一种修炼的「调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机缘」。
宗喀巴大师说:「调心要令信所缘」,对着欢喜佛「观形鉴视」,渐渐习以为常,多见少怪,欲念之心自然消除。
佛教教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明王那些凶恶的面目不仅是用来吓退外界的妖魔的,更主要的是可以用来对付自身,对付内孽障的。
而与这些看似残暴的明王合为一体的妩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时必不可少的伙伴。
她在修行中的作用以佛经上的话来说,叫做「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她以爱欲供奉那些残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后再把他们引到佛的境界中来。
印度密教就有这样的传说:崇尚婆罗门教的国王「毗那夜迦」残忍成性,杀戮佛教徒,释迦牟尼派观世音化为美女和「毗那夜迦」交媾,醉于女色的「毗那夜迦」终为美女所征服而皈依佛教,成为佛坛上众金刚的主尊。
与佛教其它派别所主张的非存在(「无」)不同,密教肯定现实世界是存在的(「有」)。
在肯定万物的基础上,密教认为阴阳两性的结合是宇宙万物产生的原因,也是宗教最后的解脱。
「欢喜佛」正是这种理论观念的图解。
类似手法在汉地佛教中也有,比如民间盛行的鱼蓝观音,观音化身为市肆中美貌的女子,当被搞得神魂颠倒的男子要和她结婚时,看到的却只是具骷髅,以此警醒尘世的虚幻。
只是受儒家伦理的限制,汉地佛教在表现这种题材时一般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手法。
男女双修与印度教印度教是继承了印度土着居民达罗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和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传统发展而来的一种宗教。
它的哲学的核心是宇宙的生命崇拜。
常常通过多种多样人格化的生命形态,包括多面多臂,半人半兽
-->>(第7/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